通譯園地

譯無止境,藝無止境—世航會媒體專訪口譯實踐有感—劉霞

 2016/10/11    

譯無止境,藝無止境
第22屆世界航線發(fā)展大會——媒體專訪交傳口譯實踐有感

劉  霞

我與通譯緣起2009年底,四川大學研究生階段系統(tǒng)的翻譯學習讓我領略到了翻譯之美、翻譯之妙、翻譯之難。當時全國還沒有開始招收MTI翻譯碩士研究生,傳統(tǒng)的學術型翻譯研究生更偏重理論研究,手捧自己80多頁的碩士畢業(yè)論文雖然也有小小的成就感,但總覺得口譯實踐才是心頭所好。通譯海量口譯業(yè)務支撐的實踐平臺吸引了我前來學習。從此我多了一個讓口譯愛好者感到幸福的身份:通譯學員。比起學校語音室里的模擬訓練,通譯能讓學員在最真實的口譯現場進行實踐,切實提高實戰(zhàn)水平。


我并非專職譯員,平時的工作主要是高校翻譯專業(yè)教學,教學任務較繁重,家庭等各類事務也很繁雜。但只要有時間,通譯平臺的口譯活動,不論什么領域、級別和類型,我都會報名參加。陪同、商務洽談、展會、一對一會談、領導人會談、同傳觀摩等等,口譯形式豐富多樣,且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收獲??谧g是實踐性超強的學科,通譯優(yōu)秀的專職譯員們正是在實踐中錘煉出了過硬本領,而我通過實踐獲取的口譯項目第一手資料,讓我在教學中有了更多生動案例的分享。


今年9月底,第22屆世界航線發(fā)展大會來到了成都,該盛會被譽為民航界的“世博會”和“奧運會”,想想就讓人激動。非常感激通譯賀總和楊總給我這份信任和機會。作為通譯現場翻譯團隊的譯員,除了感到光榮,更多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根據團隊的工作安排,我于9月26日擔任了悉尼機場航空業(yè)務發(fā)展部副總裁倪克•海孟德(Nik Hammond)先生媒體專訪的現場交傳譯員。大會已圓滿閉幕,可這幾天我都還沉浸在這份十分寶貴的經歷帶給我的興奮和激動中。通譯團隊的協(xié)作精神和專職譯員們的專業(yè)素養(yǎng)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自己也收獲頗豐。下面結合此次實踐案例,從譯前準備、現場口譯注意事項和譯后總結與反思三個方面進行分享,希望自己通過總結能夠進一步提高,也為口譯愛好者和學習者提供一些借鑒參考。


一、譯前準備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任何形式的口譯,譯前準備都相當重要,甚至能影響到翻譯能否成功,譯員最忌諱的就是打無準備之仗,口譯更是要盡量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這也是我此次分享的重點。除了做好心理準備,更重要的是大會相關背景知識和詞匯的準備(短期快速學習能力)以及語言和口譯技能的準備(平時長期積累)。
1、 了解口譯任務背景。
接受任務伊始,首先明確這是民航業(yè)的盛會,成都是中國內地第二座舉辦世航會的城市,全球各大航空公司、機場、旅游機構、政府部門高層齊聚首,參會規(guī)模和人數為歷史最高等等,這是對任務的初步印象。
2、 了解口譯任務的性質和基本情況。
由于一開始還沒確定具體崗位分配和工作內容,只知道現場翻譯到時會在成都雙流機場主展臺待命,陪同、會談、交傳均有可能,需要見機行事。所以準備起來還比較籠統(tǒng),不具有針對性,只能把所有和大會相關的資料都查找一番。比如,世航會官網(英文)、近幾屆會議新聞報道(中英文)、往屆視頻等。通譯專職譯員組長Amber很及時的把大會的議程發(fā)給了我們,并提供給我們往年類似會議的領導致辭,這些講稿十分難得,讓我有感于通譯譯員的無私和團隊精神。我把自己網上搜集的資料全打印了出來,開始熟悉相關的高頻詞匯、語句、行業(yè)術語等的雙語表達,并自制詞匯表。比如:航空第四城(the 4th largest aviation/air hub)、國際航空運輸協(xié)會(IATA)、國際民航組織(ICAO)、 三大聯(lián)盟(alliance):寰宇一家聯(lián)盟(Oneworld)、天合聯(lián)盟(the Skyteam)、星空聯(lián)盟(the Star)以及全球知名航空公司名稱等。
3、 了解并索取相關資料,同時了解口譯服務對象。
臨近會議開幕,明確了我的主要任務是悉尼機場高層的媒體專訪口譯及通稿、領導人致辭的筆譯。此后,就可以進行有的放矢的準備了。大會官網上僅僅是關于悉尼機場的簡介,更多信息還得上機場的官網查看。受訪嘉賓職務和姓名的準確發(fā)音,這是絕對不能出錯的。在不知道悉尼機場哪位高層會出席會議的時候,我在世航會官網悉尼機場簡介中,搜到了海孟德先生的狀態(tài)是:is attending the World Routes2016,我便猜測有可能是他,他的名字Nik Hammond,聽起來像:你好萌的!哈哈~后來確認專訪嘉賓就是他,覺得很親切。媒體專訪口譯,具體形式是受訪嘉賓回答記者提問,主要是國內和川內媒體,因此主要媒體的中英文名稱也需要整理好并記住,比如中新社(China News Service)、國際在線(CRI Online)、央廣網(CNR.News)、華西都市報(West China Metropolis Daily)、成都商報(Chengdu Business Daily)、四川新聞網(Sichuan News Net)等,作為團隊的一員,我也將自己整理的媒體信息分享給了同樣有專訪任務的其他譯員。
4、 主題內容和術語準備
會前拿到了受訪嘉賓提供給主辦方的PPT,這對譯員是極大的幫助,是需要重點準備的內容。可以整理熟悉PPT上所涉及的內容及其邏輯關聯(lián),重要術語和概念的中英文表達。比如passengers handled/throughput旅客吞吐量routes network航線網絡、largest catchment 最大的地區(qū)人口量、long haul low cost長途低價(低成本)、premium passengers share高艙務乘客份額、sixth freedom passengers第六航權國家旅客、streamlining passenger processing乘客一體化服務/流線型旅程、mobile kiosk check-in移動登機辦理設備、SmartGate kiosks智能通關機等等,后來現場媒體專訪中,上述術語全部都有提及。而且因為今年11月將開通成都和悉尼之間的直航航線,這一重大新聞事件相關背景也是主要準備內容。
題外話:傳說中的吸引力法則是很奇妙的,某一段時間你在關注什么,什么事就會不停出現在你眼前。那幾天剛好有新聞報道中國大媽大鬧悉尼機場,一下就引起我注意,我當時就想是不是悉尼機場給中國旅客提供的服務還不到位,比如中文服務還跟不上,導致大媽和海關人員交流失敗,后來專訪嘉賓果然專門提到現在有很多針對中國旅客的便利化舉措,會提高機場的中文服務等。
5、 口音準備
有關口音可稍作心理準備,或者找到類似口音的音頻、視頻熟悉。此次受訪嘉賓是有一定澳洲口音的。比如years聽起來像yes。due to聽著像G2, in case 說成in cash,higher airfare的尾音卷舌音很弱,他的發(fā)音是“high ay fay” 但是根據語境這些口音都不會造成太大的理解困難。我曾經為斯里蘭卡貿促會會長和商會會長與成都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的老總做過合作意向洽談口譯,相比起來,斯里蘭卡英語的口音重得多,需要更努力去聽辨。我們對各種口音的熟悉可以放在平時積累,只有多聽才能提高口音的聽辨能力。當然,職業(yè)譯員在長期的實戰(zhàn)中自然會具備抗口音干擾的能力。也是這次會上,通譯的優(yōu)秀譯員若珺在做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高層專訪口譯時,非洲口音就并未對她造成困擾,表現得非常出色,值得學習。

二、現場口譯注意事項
由于本次是媒體專訪,現場記者提問,嘉賓回答,譯員翻譯,完全是記者招待會的架勢,場合很正式,現場氣氛很嚴肅,談不上輕松,而且眾多媒體長槍短炮對著,且全程多家電視臺數臺攝像機錄像,嘉賓和我面前擺滿了錄音筆、話筒等設備,更是增添了一絲緊張。我由于平時教學習慣于公眾場合講話,自己也比較喜歡演講,所以感到緊張的同時也有一份興奮。但譯員一定得讓自己的緊張感在可控的范圍內。
1、 注意儀態(tài)。
身為譯員必須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和儀態(tài)。比如我坐在嘉賓側面稍后的位置,著裙裝,剛入座時注意到了兩腿并攏側放,后來開始工作后,左手拿話筒,右手記筆記,筆記本只有放在腿上,為了讓本子保持水平,不得不膝蓋并攏,兩小腿稍分開,雖然幅度不大,但看照片也讓我覺得有些不妥,今后得注意隨時隨地,任何時候都要注意自己的站姿、坐姿、走姿,注意儀態(tài)。
2、 現場應對策略。
1)會談時間延長。現場口譯中出現突發(fā)情況很正常。而且記者提問是充滿不確定性的。這次專訪本來預計30分鐘,由于現場記者問題較多,嘉賓也很健談,實際進行了約50分鐘。主持人提醒:“最后一個問題”,嘉賓回答完后,又有記者提問,雖然是增加的問題,譯員仍然要認真對待,不可有一絲懈怠,直至全部問答結束。
2)數字應對。個人認為,此次專訪的難點是講話者引用的大量數據。由于嘉賓是業(yè)務發(fā)展部的副總裁,各種數據諳熟于心,而且他帶了一個平板電腦,手里拿著他的PPT,我手機里也有他的PPT,但是現場記筆記,交傳,不可能有時間去查資料。在整個專訪過程中,數字可以說是鋪天蓋地:從萬級到億級、百分比、增長率、復合增長率、我后來認真數了下筆記中記錄的數字,出現了51個?。ê冒?,我也用數字了呵呵)而且他語速很快,侃侃而談時譯員也不太好貿然打斷,因此連續(xù)講話中夾雜大量的數據,加上口音,對譯員信息處理、邏輯分析和筆記都是很大的挑戰(zhàn),容不得半點分心走神,對專注力也有很高的要求?,F場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重點抓講話人主旨、關鍵詞、邏輯結構和重要數據以及引用數據的目的(講話人想通過數據說明什么問題)。這樣譯語出來結論會比較明確。正規(guī)口譯訓練中要求譯員能處理至少5分鐘長度的講話內容,是有道理的,因為實戰(zhàn)要求就是如此。
3)與觀眾的交流。由于是現場交傳,全程除了受訪嘉賓,第二聚焦點就是譯員,所以譯員也是譯語發(fā)布的演講者,要注意和觀眾之間的眼神交流,也需要注意譯語的反應速度、語速、表達的流暢度、面部表情、與觀眾的交流等公共演講注意事項。我大部分時間是手持話筒看著觀眾進行口譯,筆記本放在腿上,時不時看看筆記,因此可以看到現場有觀眾頻頻點頭,這對我也是一個“安慰”,知道自己翻譯的內容觀眾聽懂了或是有共鳴,真心感謝現場和我互動的觀眾,雖然是小小的反饋,可對譯員也是一份鼓勵。另外,口譯時譯員不可將筆記本舉得過高高,甚至擋住自己的臉,也不能一直埋頭念筆記和觀眾沒有任何交流。


三、譯后總結與反思
此次口譯任務還算是不辱使命吧。我的譯前準備還是比較充分,沒有在翻譯中遇到不會翻譯或者聽不懂的術語、地名等;通過整理錄音進行自我總結,發(fā)現現場口譯時反應比較迅速,在講話人結束隨即開口,延遲不超過1-2秒。譯語比較規(guī)范、用語較為簡潔,語速適中,表達比較清晰流暢,對信息的主旨較有意識進行把握,重點信息較完整、準確,邏輯比較清楚。在口譯過程中避免了拖沓、不必要的重復和口頭禪。但出現了口誤,比如“跨國公司”,說成了“國際跨公司”,還要勤加練習,盡量避免口誤??谧g時注意了和觀眾眼神交流,音量適中,但由于我自己嗓音的音調偏高,還可以再降一點。數字口譯的反應速度需要再提高,一大串數字接連出現時,出現了改口重譯數字的情況,今后也應更加重視數字口譯的訓練。


在專訪結束后,環(huán)球網、鳳凰網,中國新聞網、四川新聞網等媒體都對此次專訪進行了報道,看到新聞報道中直接引用部分基本都是我現場翻譯的原話,小編同學幾乎沒有怎么整理和潤色,讓我有了一種見證歷史,參與歷史的榮譽感,同時,更深感譯員的責任重大以及養(yǎng)成良好表達習慣、錘煉措辭的重要性。

翻譯是一種技能,翻譯更是一門藝術,譯技、譯藝需要譯者/譯員窮其一生去打磨和修煉。而口譯更是值得用一輩子去熱愛,譯路前行,譯無止境,藝無止境。


P.S.第六屆通譯杯口譯大賽各校區(qū)初賽國慶后即將開賽,如此寶貴的口譯實踐平臺,如此難得的公益類口譯比賽,簡直就是口譯學習者們的福利啊,童鞋們還愣著干啥?還不快報名?以賽促學、以賽促練,快快投身口譯實戰(zhàn)吧?。海?/P>

其他譯員交傳

譯員同傳